1. 雾霾问题是个棘手难题,但再棘手也得解决,而且难题破解还得摁下“快进键”。虽然从客观规律上看,治霾难 ,可就紧迫性而言,治霾还必须得 ,抓住那些核心症结对症施治。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劳永逸 釜底抽薪
B一马当先 根治病灶
C一蹴而就 只争朝夕
D一步登天 刻不容缓
解析
一空,根据前文“雾霾问题是个棘手难题”、“摁下‘快捷键’”,可知雾霾难以解决,但还要加快进行,故横线词语表达“容易”、“轻松”、“快速”的意思,A项“一劳永逸”指形容一次把事情做好,以后就不用再做,C项“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均符合文意。B项“一马当先”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一步登天”指比喻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文段说的是“雾霾得到治理”,而非“达到很高境界”,语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根据“紧迫性”可知,横线处要体现时间上的紧迫性,C项“只争朝夕”指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符合文意。A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体现不出“时间上的紧迫”之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 作家只有______公共关怀,个人化的审美追求才不会被个人功利淹没,才不会______谋取私利的工具,时下流行的某些“青春文学”因为缺少批判现实的公共关怀,它们对现实的______其实是对现实的粉饰。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坚持 落入 描画
B秉持 沦为 描摹
C兼具 成为 描述
D坚守 变为 描绘
解析
第一空:填入词语搭配“关怀”。“坚持”指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可用;“秉持”有主持、掌握的意思,可用;“兼具”指同时具有,而文段中并没有提到作家应具有的其他品质,用“兼具”不妥,排除C 项;“坚守”指坚决守卫,不离开,搭配“关怀”不妥,排除D 项。第二空:如用“落入”,则主谓宾为“作家落入工具”,显然不妥,排除A 项;“沦为”有没落的意思,呼应“谋取私利的工具”,用在此处最为妥当。
故正确答案为B。
3. 很多技术类创业的公司并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他们往往有了一个自以为很牛的技术,就认为有了市场,其实市场需求和技术领不领先是两回事。很多看上去很炫的技术,几乎是没有市场的。你去看看科研院所和大学里的实验室的那些科研成果,大多数看上去都很炫,但能够转化为市场需求的产品,不到10%!这也是很多技术类创业的公司容易失败的原因。
上述文段中的“这个问题”是指:
A他们自以为很牛的技术实际并不如此
B技术和市场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
C能够转化为产品的技术所占比例很低
D技术类创业公司根基在市场而非技术
解析
“这个问题”出现在文段首句,从下文的句子中寻找答案。第二句话,“他们往往有了一个自以为很牛的技术,就认为有了市场,其实市场需求和技术领不领先是两回事”,即是说市场和技术不一样,同义替换得出B项。
A项表述不明确,排除;
C项是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证的内容,不是问题本身,排除;
D项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 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________的制度和政策安排。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过渡性
B地域性
C权宜性
D临时性
解析
根据文段可知,“因地制宜”与“不搞‘一刀切’”、“差异性”语义对应,而“循序渐进”、“不追求一步到位”与横线处词语语义对应,“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对应A项“过渡性”。其他几项中的地域性、权益性、临时性均不符合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①大约10年前,科学家对生物炭产生了兴趣
②但这项技术渐渐被人遗忘,其他地方的农民则没有使用生物炭的习惯
③现在,虽然这个想法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土壤学家却开始探索将生物炭用于农业以治理污染
④尽管农民们最近才开始接触生物炭,但实际上生物炭有着悠久的历史
⑤千百年前,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人们就通过加热有机物制造出了生物炭,并用它造就了被称为“亚马逊黑土”的肥沃土壤
⑥当时,人们开始关注全球变暖问题,一部分人期望可以用生物炭将大量碳元素封存在地下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⑤②①⑥③
B④③①⑤⑥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⑥②①③④
解析
语句排序题,从选项入手。对比首句④与⑤。④句引出“生物炭的历史悠久”这一话题,⑤句具体论述生物炭千百年的历史,对比可知,⑤句是对④句的详细展开说明,故④句应为首句,排除C、D两项。
对比AB两项可知,区别在于④后衔接⑤还是③,③句提到“这个想法”与④句中的“悠久历史”无法构成良好衔接,故排除B项。
验证A项,③句中的“这个想法”应该指代⑥句中“人们期望可以将碳元素封存”的想法。
故正确答案为A。
6. 对大多数人来说,逻辑学是一门 的学问。但是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无一不是
人们在自己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上所做的改进。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神秘 处于
B枯燥 基于
C神奇 源于
D繁琐 由于
解析
第一空,形容“逻辑学”的特点,“但是”表转折,连接前后语义相反。后文强调“思想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在思维和研究方法上进行的改进”,即转折之后给予逻辑学极高的评价,语义色彩积极,故转折之前应表述消极。A、C两项“神秘、神奇”意为很奇妙、奇特,能激发人们的兴趣,与文意色彩不符,排除;
第二空,“由于”表示因果,“基于”表示根据,有“在……基础上”之意。文段表达意思为“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都是在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改进的”,以强调逻辑学的重要性,故“基于”符合文意。文段并无因果关系的体现,排除D。
故正确答案为B。
7. ①人的一生约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人的生命再生产的过程
②在睡眠日把睡眠作为一个“公共议题”,这本身就说明人们的健康意识在提升
③没有良好的睡眠,就没有清醒的头脑和健康的体魄
④放在以前,人们常认为失眠是一个隐私问题,说出来会被人认为“有心事”,因此往往羞于启齿
⑤对健康而言,睡眠与阳光、空气、食物和水一样重要
⑥而当很多人都遭遇失眠的困扰,就说明睡眠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健康问题,更是一个群体性和社会性的现象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⑤③②④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⑤①③④⑥②
D⑤③④①⑥②
解析
首先对比选项判断首句, ①是对“睡眠”下定义的表述,引出文段的话题,⑤介绍“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文段应先引出“睡眠”的话题,之后在对其重要性展开论述,故①更适合作首句,排除C、D两项。接下来对比③和⑤。③通过反面论证指出良好的睡眠能够带来“清醒的头脑和健康的体魄”,⑤介绍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可知⑤句是③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因此⑤应在③之后,排除A项。
故正确答案为B。
8. 凡是符合立案条件,并已办理立案手续的所有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或个人隐私等不宜公开的理由外,均应当在人民法院决定立案的7日内在网上公示,同时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和案件审理期限,便于当事人和社会监督,防止拖延案件审理期限,提高司法效率。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怎样提高司法工作效率
B加强立案公开制度的措施
C案件审理期限告知方式
D司法工作怎样接受社会监督
解析
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首先由“凡是……均 ……”提出立案应在7日内进行网上公示,又提出了要同时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和案件审理期限,都是加强立案公开制度的措施。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B。文段最后说到这些措施可以“便于当事人和社会监督,防止拖延案件审理期限,提高司法效率”,A、D两项“提高司法工作效率”及“司法工作怎样接受社会监督”均只讲到其中一条,过于片面,排除;C项的“告知方式”只涉及“在网上公示”,过于片面,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9. 儒学的存在不等于儒家哲学家或儒家哲学体系的存在,不能认为有了儒家哲学家才有儒学,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儒学在最基础的层面上,不仅仅是经典的解说,同时也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文中画横线处的“这”指的是( )。
A儒学是儒家哲学家的经典解说
B儒学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C有儒家哲学家才有儒学的存在
D儒学和儒家哲学体系是两回事
解析
文段中的“这”位于第一句句末,根据文意,“这”显然指代的是前一个分句中“有了儒家哲学家才有儒学”,即是文中说到的片面的看法。
故正确答案为C。
10. 这些在今天看起来新奇、鲜活的历史,在当时却是________的事情,并不被社会重视,大多是作为逸闻而散见于外地来京人士的私人笔记或清末以来出现的报章之中。资料的极端________,成为社会史研究者和爱好者进入这个领域的重重难关。
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街谈巷议 晦涩 B. 耳熟能详 隐秘
C. 司空见惯 分散 D. 妇孺皆知 匮乏
解析
根据“作为逸闻而散见于外地来京人士的私人笔记或清末以来出现的报章之中”。这句话作为一个线索表达了资料的一个特点“散见于”,发现C选项更合适。故应选择C